南宫市 敞开大门听民意 整改落实得民心 8 `9 L+ o6 ?0 p: u
《邢台日报》(2014年10月11日)头版 + M. A5 F: p5 H; X
本报讯(记者李开 通讯员陈刚)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南宫市倡导干部不仅要面对面开展批评,更要把批评的声音延伸到基层,通过开展社情民意大调研活动,倾听群众呼声,请群众“把脉”、“开方子”,防止出现走过场、练虚功,重官思、轻民意的现象,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 V1 `$ U1 I, o- L. O- o" ?; C “十一”假期,记者走进南宫市南便乡,看到不少乡镇干部正在帮助留守家庭拾棉花。在田里忙碌的乡干部周石磊说:“村民现在有什么抱怨、难题,写封信、打个电话、上上网就能把问题反映到政府。不踏踏实实改作风、不认认真真给群众办实事,市里就会追究问责。所以,乡镇干部必须多听群众意见,整改更深一层,服务群众做在前头。”' L: _5 q* O/ y- R/ S
在南宫,记者了解到这样几件事:9 k+ a) C( Y B8 ^! S& b
一是为治理机关干部“慵懒散”、“公款吃喝”等不良行为,纪委专门设立了举报电话和意见箱接受群众监督意见,对群众举报的13名公务人员果断给予了党政纪处分。) a6 E; X: q+ k: x& }
二是东八里居委会部分群众通过“意见箱”网站反映复兴路坑洼不平、行路难,南宫市委书记赵增华看到信息后,当即批示住建部门组织重修,5天后工程队进驻,如今路面全部修好。
% n, G) s1 U L# b7 X. ^ 三是为整改干部婚事大操大办的风气,该市研究出台“一天时间、一个地方、一次性举办、最多20桌”的干部婚宴操办标准,在网上公开20天听取群众意见,按群众意愿修改后实行。5 x& _# T. E4 [& n( R- d' l# O7 j
四是针对以往旧城改造赔偿款标准较低的问题,政府找到即将开发改造的铜锣湾广场开发商“讨价”,最终形成“先给予经济补偿,后签约;先安置,后拆迁房屋;赔偿标准超过原来一倍”的工作方案,群众争先恐后配合,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有85%的拆迁户主动签字腾房。 j2 b, W. P" j* D0 K
四件事,传递出同一个信息,当地党委政府把听取批评、务实整改“搬出机关”,让群众唱了主角,为群众谋了利益。 据了解,南宫市从今年3月份开展了“社情民意大调研”活动,从26个市直单位抽调960名干部走向基层,访班子、拷作风,走农家、问民生,进企业、问困难。截至目前,向基层群众发放调查问卷11.2万份,征求各类咨询建议2.5万多条,解决群众具体难题64661个,督促整改群众反映的问题258项,对53名群众提出的个人需求得到了解决。
5 B, v, b9 r5 ]0 w! C 开弓没有回头箭。南宫市决定对整改活动进行“延期”,办成一件永不落幕的工程,形成一条时刻与群众联系、反映干部问题、倾听基层呼声、解决的群众疑难问题的“主动脉”。% j' Z! }5 U7 Q/ Y& S
$ B/ \- F$ L2 y* ?8 _# ] p
. H) i o. M( @/ e- T) H# `( n# R8 H
0 v, E1 {7 | ~3 Q2 S;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