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南宫文化 于 2016-10-9 18:15 编辑 5 l4 X& `; Y) J" h! r1 B2 R" O, O
4 Z) J7 ^8 P H+ x+ b/ ~首届中国京津冀“温榆杯”民间艺术展精彩纷呈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教育电视台 北京文联网等 ' P' F/ v3 Q, ^
为迎接第67个国庆节的到来,9月25日上午,由获得文化部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民间花会)之乡”称号的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河北省南宫市的近千名民间花会表演者参加的首届中国京津冀“温榆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展演展示活动在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文化广场隆重举行。其目的就是整合京津冀优秀民间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民间花会的表演艺术水平。来自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京津冀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南宫市获得的奖杯和奖牌 2 j6 W0 r6 L+ f/ [$ y
南宫市省级非遗项目--南宫 (开河)少林散手通背门代表性传承人李秀志在表演武术 3 }: S1 L" ]% Z' P- t u
. d' L; G# ?: \5 w4 j' _/ H: F
“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1987年国家文化部为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丰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而设立的一个文化品牌项目,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政府奖项。截至2014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共有963个。 - R0 ?5 n" o6 b7 l3 m
展演现场,来自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民间花会)之乡”的京津冀三地的30多支民间花会表演队伍展示了《中华鼓韵》、《中华麒麟鞭》、《开路》、《空竹》、《中幡》、《小车会》、《天平会》、《跑旱船》、《长乐高跷》、《绿港扬幡》、《五月五彩五虎棍》、《绿港阳光凤秧歌》、《群狮起舞》、《温榆河畔四季龙》以及《民间绝活集锦》和《民间花会集锦》等民间花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给首都人民送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民间花会表演动作惊险、功夫深厚,壮观的场面,引得观众连连喝彩。同时在表演场地边上,还举办了民间手工艺展示。作为河北省唯一的参演队伍,南宫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宫(开河)少林散手通背门代表性传承人李秀志现场进行了武术表演,引得国内外友人驻足观看,赞不绝口。 中国目前最大最高的《中幡》 ; b& p, g' J8 ?* }. ]8 A: q- k
著名民间花会专家、中国国际龙文化研究促进会会长、中国龙王王玉玺在展演中现场作了同步讲解,让观众在欣赏精彩表演的同时,更深入的了解了其中的文化内涵。 舞狮和舞龙 , h4 |$ Z3 d3 G# ~
0 O; f3 V9 p9 N: @
! b8 A8 `& O+ z. S* ~0 d+ S2 B&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