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社会最暖的底色,社会救助是民生的最后防线。今年以来,南宫市民政局全面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多措并举,扎实开展临时救助工作,帮助困难群众有效解决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筑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保障网,确保应救尽救,提升了民生的温度。 一、扩大临时救助政策宣传、培训广度 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印发明白纸、电视台解读救助政策、民政救助小程序等形式广泛宣传救助政策,详细告知临时救助的范围、申请程序和救助热线,提高社会公众对救助政策的知晓率。对乡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有效提升民政干部的专业素质,确保了政策落实落地。 二、加强临时救助工作的规范管理 严格依照救助政策和程序,实施规范管理,坚持“救急救难”属地管理的原则,及时实施临时救助,保证救助的实效性;严格申报程序,按照个人申请,乡镇(街道)审查审核,符合小额救助条件的由乡镇直接实施救助,超出小额救助条件的报送民政局审批并实施救助;民政局和乡镇(街道)逐户建立档案,做好登记统计并及时发放救助金,救助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确保临时救助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杜绝违规救助。 三、进一步强化主动发现工作机制 全面建立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工作机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出台了《南宫市民政局关于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工作机制的通知》,制作了“民政救助小程序”,和医保局实施部门联动,共享比对大病救助人员信息,及时主动了解、掌握、核实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等特殊情况,积极发挥三级联动主动机制,积极协助其申请救助并受理,做到精准认定、叠加救助,确保了困难对象“早发现、早受理、早救助”。 四、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备用金作用 市民政局建立了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各乡镇(街道)都拨付了足额的临时救助备用金,对于小额救助,乡镇(街道)直接受理申请、审核审批发放,缩短救助时间,做到应救尽救,有救提升了救助的时效性。 截止目前,全市已救助困难对象379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89.393万余元,其中,主动发现支出1.512万元,临时救助备用金支出20.66万元,及时有效缓解了因重病、突发性事件等造成生活出现临时性困难的群众生活压力,保证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切实兜住兜牢了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