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老干部局适应离退休干部工作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要求,促进“四就近”工作落实,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理顺组织关系,完善工作机制,建成“地缘型”“业缘型”“趣缘型”离退休干部党组织9个,有效破解老党员干部活动难开展、管理难到位、作用难发挥问题。 居住相邻 建立“地缘型”党组织 在离退休干部党员居住相邻或相近的小区、楼宇等共同生活空间设置“地缘型”党组织,就近就便实施教育管理,以解决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便问题。 以天地名门小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例,辖区内离退休干部党员70余名。党支部书记李树信同志党性强、威信高、讲奉献、有能力。在他的带领下,该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每月召开党支部例会,分析研究一个月以来党支部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安排下一个月的工作。每月第一个周五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主要学习上级党组织有关会议精神,每个党员联系自己实际,汇报思想和工作,提出对党支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小区内党员的爱好和兴趣,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培训讲座、知识竞赛、乒乓球运动等活动,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行业相近 建立“业缘型”党组织 依托离退休干部专业人才库,将职业(专业)相同相近的离退休干部党员纳入“业缘型”党组织,以解决离退休干部党员发挥作用无人引领问题。目前成立了县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老年大学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老科协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等3个老干部党组织。 县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由政协原主席李克武同志担任,共有党员39名。该支部细化每个支委分工,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政治理论学习方面,有学习计划,有学习制度(每月6日、16、26日为集中学习日)。该支部在组织活动时,既严格坚持制度,又从实际出发,以“简便、易行”而又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不断增强老党员队伍的活力。党支部根据老党员个人特长,建立“参议员”“宣讲员”“调解员”等奉献岗,充分调动老党员的积极性,老有所为成了老党员展现风采的重要方式。“业缘”使大家走到一起,战斗在一起,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继续发挥优势,奉献余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绽放正能量。 兴趣相同 建立“趣缘型”党组织 依托离退休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市体育场等学习活动场所,建立“趣缘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推行支部书记和社团负责人“一肩挑”,以解决离退休干部党员开展文体活动无主心骨问题。老年书画研究会党支部、夕阳红艺术团党支部、老年太极学会党支部、康乐健身场党支部等先后建成运转。 老年书画研究会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是“趣缘”党组织的代表,共有党员56名,是由河北省委老干部局命名表彰的“全省五星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党支部班子健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团结协作,支部书记张春栋统管全盘,组织委员谢强负责党支部的组织和制度建设,宣传委员李志杭负责各级重要精神的学习和宣传。支部成员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经常组织开展“书画进校园、进医院、进企业、进社区”活动,为中小学生传授书画知识,为企业强文化壮筋骨,开展了许多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在“书画村”打造建设方面,党支部坚持高标准,不断开拓创新,南旧城、孝昌村、西关居委会、南白塔、西王排等先后建成“邢台市书画村”,特别是南旧城创新的书法石碑上墙壁,令人耳目一新,效果十分明显,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三缘型”党组织破解离退休党建难题 “三缘型”党组织在党委老干部工作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实施规范化管理。党支部“三会一课”按时开展,党支部制定学习计划和具体要求,确保学习教育有目标、有内容、不走样。市委老干部局坚持每季度组织“三缘型”党支部书记集中学习和业务培训,再由党支部书记抓好所辖党员的理论学习和组织管理,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组织与个人相结合等形式,抓好“三缘型”党组织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强化老干部工作人员联系离退休党组织制度,工作人员任“三缘型”党组织联络员,参加所联系支部的主题党日,宣传政策,听取意见,传达工作部署。“三缘型”党组织的建立,优化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设置,扩大了组织网络的覆盖面,为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打牢了基础。 在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方面,市委老干部局引导“三缘型”党组织把学习活动、社会实践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结合起来,坚持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引领他们在经济建设、关心下一代、矛盾调解等方面发挥余热。“书画进校园”的发起人张春栋,“太极进校园”的发起人刘明沐,热心公益的河北省“最美新乡贤”张国金,“爱心馒头店”创办者、“河北好人”贾秀英,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李树信等成为老干部系统的先进模范人物,扩大了南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也带动了更多老党员、老干部发挥余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