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市行政审批局为破解办事企业和群众在政务服务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创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将“被动整改”变为“主动治理”,破“难点”、通“堵点”、解“痛点”,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快办”转变,树立窗口服务新形象。 一、深化“局长走流程”,刀刃向内找症结。 创新建立“双角色体验”机制,领导班子化身“政务体检员”,通过两种身份转换深挖服务症结。以办事群众身份“走流程”,查找服务过程的漏洞,完善全流程服务机制,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顺畅、更贴心。以工作人员身份“坐窗口”,亲历审批全流程,重点发现政策执行偏差、系统操作卡顿、材料重复提交等问题,并进行研究改进,以减少窗口人员工作量,精简重复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改革后,企业开办实现2小时办结,窗口工作效率提升了30%。 二、拓宽诉求收集渠道,民声民意“全覆盖”。 构建多渠道诉求响应体系,线上依托河北政务服务网专栏、联动12345热线,收集企业群众堵点、难点问题,并及时解决,对于不能解决的第一时间对原因进行解释说明,并提出可行性的意见,让办事透明化;线下,在政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公开受理解决企业、群众在大厅办事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办不成事”的事项,给办不成事的群众多一个释疑解惑、解决问题的通道,专人专岗受理疑难杂症,实现“问题兜底”,“一对一服务”,让办事群众不空跑、不多跑;创新“服务回溯”机制,对8000余件办结事项开展全量回访,收集优化建议32条,并据此精简审批材料12项,优化流程5个,真正实现“以访促改、以改提质”。 三、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服务“未诉先办”。 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推动服务升级。组建由20多名企业代表、政协委员构成的政务服务体验官队伍,开展季度性“服务把脉”,累计提出优化建议15条;构建“问题发现-智能分办-限时整改-效果评估”闭环管理体系,通过数据分析高频诉求,提前优化“开办餐饮店企业一件事”等8项服务,带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