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网南宫民意通南宫信息南宫党务公开网 今天是

南宫市人社局巧施“四则运算”,提升民生服务质效

2025-6-21 09:56

  
  今年以来,南宫市人社局紧贴人社实际,紧盯群众需求,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构建“惠民、亲民、便民、利民”的常态化服务机制,不断提升工作效能,优化服务方式,创新打好“加、减、乘、除”组合拳,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就业优先做“加法”。为进一步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深挖企业用工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实现群众就业与企业发展双赢局面。一是充分发挥线上平台作用,利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转发、社区(村)微信群、零工超市等多渠道发布招聘宣传信息,促进劳动者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实现技能、收入“双提升”。二是以“相遇冀南红都“职”来不问归期”为主题的系列招聘活动为载体,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供需桥梁。截止目前,累计走访联系企业242家,组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16场次,累计发布225家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5988个,达成就业意向573人次,有效破解了“群众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问题。三是建立重点人群台账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实施“1131”实名制服务,为退役士兵、高校毕业生、企业裁员人员和登记失业人群等重点人群量身定制就业帮扶方案。截止目前,已为320名重点人群建立专属服务档案,就业服务推送实现“一个不落”,真正做到“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就业服务推送覆盖率达100%。

  二、优化流程做“减法”。一是大力推行“一窗受理、一站办结”便民服务模式,推进高频事项“提速办”,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等改革。通过清事项、减材料、压时限,进一步简化优化服务流程;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发挥“15分钟”就业服务圈平台功能,就近办理业务,真正实现人社公共服务“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二是大力推动实体大厅向“互联网+”网上服务大厅创新延申,全面推行社保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引导企业群众下载使用“河北人社”APP、电子社保卡小程序等软件,把社保服务装进口袋,查询办理参保缴费、关系转移、待遇申领、资格认证、权益查询等高频服务事项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面提升人社服务的精准度。三是持续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重点聚焦社保方面存在的痛点堵点问题,围绕办事环节“必不必要”、材料“能不能减”、时限“能不能压缩”、服务“到不到位”,实地参与办理业务“全流程”检验,让群众享受高效便捷的民生服务。今年以来,共服务办事群众212人次,咨询引导86人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三、提质增效做“乘法”。一是优化“窗口建设”,提升社保服务水平。聚集企业群众关注的养老金调整、延迟退休等热点问题,畅通政策咨询、查询服务渠道,增设“社保政策咨询窗口”,积极为群众解读政策、提供业务指导、解决疑难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二是全面提升人社系统服务企业效能,加强落实“人社专员”制度,组建45人的专业服务队伍,定向对接66家企业。人社专员化身企业“贴心管家”,通过实地走访、电话沟通等方式,主动摸排企业在用工、培训、引才等方面的需求,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服务。三是瞄准青年和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特点,深入梳理个性化需求,精准施策激发创业就业活力和内生动力。通过积极整合本地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等创业载体深挖可利用的场地资源,为重点群体搭建创业“快车道”,从场地支持到资金扶持,从经营管理指导到市场拓展助力,全方位满足创业者需求,营造“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的良好氛围,目前已推动40余个创业项目顺利入驻。

  四、作风整顿做“除法”。一是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强化为民服务意识,以优质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积极提供全程帮办、专人代办、延时办、预约办便民服务。设立“特殊人群绿色通道”,为老弱病残等特殊人员提供从接待、答疑、受理到办结的“一站式”服务,解决办事群众的“办事梗阻”,擦亮“温暖人社”品牌。二是积极推动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全面梳理工作职责与办事流程,通过优化升级社保大厅功能区,主动亮明身份、职责及业务内容,为群众办事提供更便利的服务。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以及政务服务“好差评”等制度,进一步明确责任,规范流程。三是在全局开展行风作风督查活动,以督促改,倒逼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理难办”现象,严禁出现推诿扯皮、懒政怠政等情况。进一步强化制度约束,通过制度规范引导工作人员转作风、提效能,持续推动干部作风向善向好,营造良好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分享到:
责任编辑: guoxg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