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围绕卫生健康、文化惠民、养老服务等核心民生领域,西丁街道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民生工作主要成效 (一)卫生健康服务扎实落地 聚焦老年人群体健康需求,全面完成辖内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累计服务1466人,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同时,精心组织“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通过政策解读、知识科普等形式,广泛宣传老年健康政策与科学养生知识,有效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助力老年人树立科学健康观念。 (二)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元 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一方面,组织群众性惠民演出10场,将精彩的文艺节目送到群众身边,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暑期在南旧城村开设公益锣鼓培训班,挖掘传统文化魅力,为群众搭建文化学习平台,进一步激发基层文化活力。 (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 针对养老院床位不足的问题,主动谋划、积极破局,推动养老院与桃源民宿签订租赁协议,用于扩充养老服务空间。目前,该租赁项目主体建设已完成,装修工作全部收尾,正等待第三方开展整体验收,验收通过后将有效缓解养老床位紧张难题,为养老服务提质扩容奠定基础。 (四)助老养老服务精准高效 高度重视高龄老人福利保障,全力推进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申领认定工作,累计完成35人认定,确保高龄老人及时享受政策红利。此外,围绕群众多元需求,开展多领域政策宣传与帮扶活动:组织网络文明宣传进集市、进社区3场,农技知识阅读活动1场,防灾减灾宣讲1场,法治思想进农村及民法典知识宣传1场,巾帼服务队志愿服务孤寡老人1场,社会救助政策宣讲1场,留守儿童防溺水知识宣讲1场。通过系列活动,大幅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与使用率,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二、重点工作推进措施 (一)构建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守护群众健康 联合街道卫生院等专业医疗机构,常态化开展健康问诊活动,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健康筛查服务。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健康讲座普及健康知识、上门问诊解决行动不便老人就医难题,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专业的医疗服务。同时,结合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需求,精准申报并发放辅助器具,为特殊群体提供贴心便利的健康支持。 (二)激活基层文化阵地,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 充分发挥村图书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和村文化队的阵地与队伍优势,为老年人提供书报借阅服务,满足老年人阅读需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持续组织群众性惠民演出活动,推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让文化惠民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营造积极向上的基层文化氛围。 (三)优化养老服务模式,筑牢养老保障网 发挥村“两委”和包村干部的联动作用,定期开展孤寡老人慰问帮扶、养老助老活动,主动上门了解老年人生活困难,及时解决日常生活问题。针对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和异地居住的高龄老人,创新高龄津贴申领认定方式,采用上门申请、手机视频、电话访问等多元化手段,确保政策精准落实、不漏一人。此外,进一步完善村敬老食堂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市场主体+敬老食堂”合作运营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助餐服务,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 (四)整合资源扩大供给,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养老政策支持,同时统筹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通过增设养老床位、完善养老基础设施等举措,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注重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推动养老服务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