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客商兴致勃勃地准备在南宫市投资一个铅酸电池生产项目,并承诺当年纳税1亿元,相当于该市一年财政收入的1/4。然而,却被该市有关领导断然拒绝。“这个项目虽然税收高,但对水和空气都会造成一定的污染,过不了环保关的项目我们坚决不要!”该市项目办负责人说。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市已将高纯石英坩埚、氯乙酸、香精香料等8个超亿元项目拒之门外,总投资额约10亿元。 要发展更要守住白云蓝天。为避免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南宫市以“高门槛”选商代替“一揽子”招商,严把项目引进的第一道“闸门”。明确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科技含量、高起点、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项目作为招商首选,而对污染企业则坚决拒绝。并建立严格的项目环评审批制度,将排污总量指标作为新建项目审批把关的“总控制阀”,坚决拒绝引入小化工、小制药等污染项目。 “良禽”择栖“良木”。为打造良好投资环境,在服务体制方面,该市为项目提供全程式代理制服务,项目一经签约立即指派一名专职工作人员,代办各种前期审批事项;在服务体系方面,实行市级领导、责任单位和项目联络员“三级联动”精细化分包机制,在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卡壳问题。同时,严格实行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制度,将平均审批时限压缩至4天之内,取消了22项政府服务性收费。 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起了众多投资企业的青睐。据悉,头十个月,该市共签约项目46个,核心投资151.4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占31个。目前已有29个项目履约,履约率63%。在数量、质量和履约率上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河北三好农产品深加工扩建、户外运动用品生产研发基地等7个项目可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履约、当年建成投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