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宫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仅用一天时间就走访了27个重点在建项目,现场拍板解决疑难问题30多个。 “落实十八大报告关于"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就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持之以恒地实施项目带动,以项目促工作,以项目促发展。”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办公会上,市委书记赵增华一再强调。 据悉,在今年上半年项目考核中,全邢台市共有12个重点项目未开工建设,仅南宫市就有4个。面对差距,他们迎难而上,变被动为主动,倾全市之力围着项目转,跟着客商跑。该市在出台《关于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推进力度规范项目管理的意见》、《关于项目建设考核奖惩办法》等一系列专件的基础上,实行市级领导、责任单位和项目联络员“三级联动”精细化分包机制,43名县级领导对57个在建项目实行分包帮扶,明确市级领导每周至少两次到项目现场办公,与项目业主面对面交流沟通,在第一时间解决卡壳问题。每月召开一次重点项目调度会,汇报项目进度和存在问题,限定解决问题时限。仅7月份以来,该市先后召开项目现场办公会、调度会20余次,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0多个。 提升服务效能,形成项目建设的推动力。该市紧紧抓住作为全省四个绩效管理试点县这一契机,把绩效管理作为激励项目建设的指挥棒。将项目建设等重大工作部署与各级各部门业务职能结合,通过指标评估、领导评估、公众评估和第三方评估,为各乡镇和市直部门打分,实行一月一小结、一季一通报、半年一考核、年终搞总评,变过去的“伯乐选马”为“赛场选马”,对推诿拖延项目服务的,严格追究责任。同时,加快服务效能推进,先后压减各类审批事项67项,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8.7天压缩到4天以内。 如今,在南宫市省级工业聚集区,有25个大型施工队伍超过上千人同时昼夜施工,到处是热火朝天、大上项目的场景。据介绍,不仅未开工的4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而且其中两个年内可建成投产,项目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总投资9.5亿元的鸿森丁腈手套生产项目仅用5天时间就完成了土地清表工作,一期工程4个月就可建成投产;投资1.2亿元的中昌毛精纺项目实现了“20天出形象、30天起厂房,50天进设备、70天试生产”的快节拍;投资1.8亿元的汇巨棉业创造出“6天一层楼”喜人速度,与央企合作的三个项目全部开工…… “乘着十八大东风,充分调动干部抓好项目的积极性,并继续探索科学管用的南宫绩效管理模式,为项目建设护航,再加快实施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助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最近,在南宫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十八大精神座谈会上,该市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又迅速达成共识。据悉,截至目前,该市已谋划投资超千万元重点项目上百个,总投资100多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