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网南宫民意通南宫信息南宫党务公开网 今天是

肖爱喜:三十载热心助乡亲

2013-4-21 20:31 |作者: 叶娟娟|来源: 河北日报

  “活雷锋,肖爱喜,不求名,不图利,养孤寡,如己亲。数十年,如一日,助残疾,资教育,帮贫困,解忧难……”在南宫市南便乡南便村,有这样一首歌谣被村民广为传唱。歌谣中夸赞的“活雷锋”,就是该村妇女主任、今年68岁的肖爱喜。 

  30载义务照顾非亲非故的高仲祥父子生活起居;为村里的孤寡老人捐钱捐物,修缮房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为村小学修建校舍捐助资金,为学生捐赠学习用品……多年来,有着37年党龄的肖爱喜用自己的善行义举,感动着身边的人,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和人生风采。 

  1982年,南便村年逾七旬的村民高仲祥因病卧床不起,儿子高丙兰患有先天性智障,生活不能自理,父子俩的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肖爱喜平时常去他家探望,目睹此情此景,内心难以平静。“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看到群众有困难、遇到过不去的坎,就应该尽全力去帮助他们。”在村党支部会议上,她主动提出:义务赡养高家父子俩。当时,肖爱喜的家境并不富裕,最大的孩子16岁,最小的才4岁,又种着十几亩地,再照看高仲祥父子俩,负担可想而知。在取得家人的支持后,肖爱喜把高仲祥父子接到自己家里居住,悉心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如今,73岁的高丙兰仍然与肖爱喜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享受着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的亲情与温暖。 


  至孝至善,大爱无边。肖爱喜还对村里高冈武等8位孤寡老人进行帮扶,送米、送面、送衣物,努力让这些老人安享晚年。五保老人高二珍家的三间土坯房小雨小漏、大雨大漏,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肖爱喜和丈夫商议后,决定动手给老人修房。丈夫当大工,自己当小工,儿子背砖,经过几天的忙碌,终于为老人修好了房子。此后,每年雨季到来之前,他们都主动到老人家,检查修缮房屋。 

  1978年,肖爱喜带领三名妇女,承包了村里的米面加工点,把这个一度举步维艰的烂摊子经营得红红火火。她们还给困难户免费碾米磨面,为孤寡病残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1990年,村里的小学因年久失修,遇到下雨便无法上课。肖爱喜知道后,立即把准备给儿子结婚用的600元钱捐给了学校。她还多方努力,帮助村里争取上级拨款,使得学校终于建起了漂亮的教学楼。十余年来,她每年至少拿出3000元为孩子们购置学习生活用品,资助贫困学生。 

  针对本村土地贫瘠、农作物种植收入不高、劳动力富余等情况,她带领自己的两个儿子到石家庄经营小电子产品,而后又说服引导本村30余名青壮年到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经商创业。在她的带动和帮助下,目前该村已有100多名青年在外地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如今,肖爱喜已成为全村群众心目中的榜样。她也多次受到表彰,1983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2011年入选中国好人榜并被评选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1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 赞

    匿名

分享到:
责任编辑: ngmyt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宫民意通"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南宫民意通所有。转载时请遵循“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转载文章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站。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