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更需提振精气神 ——南宫市引导领导干部既守规矩又勇于担当 从培树讲规划、讲规则、讲规范、讲规矩“四讲”风气到“三难、三乱”专项整治行动;从向“慵、懒、散、浮、拖”坏习气开刀到55项制度专件的及时出台;从领导干部“一线”工作法到建立目标任务倒逼机制……在政治经济新常态下,南宫市在围绕划好政治红线,立好办事规矩,定好责任田上下功夫,引导广大干部守住规矩不越线,勇于担当不畏难。 从立规矩开始,从守规矩做起。该市围绕转变干部作风出台了一系列55项制度专件,严格规范干部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行为,引导领导干部按规矩办事处事成事,把精力更多用到谋发展、惠民生、转作风上。为了不让规矩成为空架子,在全市启用了上下班脸部扫描考勤,对工作纪律进行明察暗访,严厉查处不守规矩的人和事,使任何人都不敢触及规矩的“高压线”。截至目前,该市先后对顶风违纪的44名干部进行公开处理,其中4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被免职,清理清退“吃空饷”283人。 领导干部不仅要守规矩,更要敢担当,有作为。“南宫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阶段,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阻力。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扛起发展重任,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不退缩不胆怯。”该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市委全会上向47万南宫人郑重承诺。 敢啃硬骨头,做闯关夺隘的开路先锋。南宫的传统产业一直处于“百年不死、百年不大”的尴尬境地,特别是新常态下,拼政策、拼资源的老路不可能再走下去了,产业转型升级已到了“等不起”的地步。怎么办?新年伊始,该市就委托华夏幸福基业等专业机构,对全市产业发展进行了重新规划,明确招商方向,确定每年引进8-10个投资超10亿元的大项目;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启动建设孵化器、研发中心等载体,提高经济开发区和3个传统产业专业园区集聚能力;围绕破解企业资金难问题,建设了“助保贷”机构,定期开展银企对接,协调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对本市20余家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在市财政设立1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近日,耿氏同盈、一犇农机、三家企业成功上市,实现了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要发展,关键在抓产业,出路还在上项目,毫无捷径可言。该市20名县级党政领导坚持走在前、干在前、苦在前,紧抓春节前后有利时机,主动走出去,搜集招商信息,拜访外地客商,为项目落户牵线搭桥。各乡镇、单位“一把手”亲自上,主动盯,制定路线图,列出时间表,闷着头、憋足劲放开手脚抓招商、上项目,切实做到了项目上、干部上,项目下、干部下。目前,已围绕棉毛纺、食品加工业“补链、强链”,引进了巨星绒毛纺、哈萨克斯坦齐肯毛毡制品、三好米业小米及杂粮生产等项目;围绕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延链、建链”,引进了广灵镁业装备制造、中瑞德科新能源汽车、宇腾汽车零部件生产等项目,有效促进了项目链式聚集、集群成长。 |